校准周期
防爆型氧化锆氧分析仪的校准周期通常为1至3个月,具体时间取决于仪器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情况。在恶劣环境下,如高温、高湿度或存在腐蚀性气体的场所,校准周期可能需要缩短,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此外,若仪器频繁使用或测量值出现异常波动,也应提前进行校准。
校准方法
准备工作
检查仪器状态: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,无错误或警示报警信息。
准备标准气体:选择合适浓度的标准气体,通常零点气应为满量程的10%,量程气为满量程的90%。例如,可以使用5%氮中氧标准气体进行标定。
准备校准工具:如气体发生器、压力调节器、校准用氧分析仪等。
校准步骤
清洁传感器:使用无毛纸或专用的清洁布轻轻擦拭传感器,确保其表面清洁无污。
检查传感器状态:检查传感器的外观是否有损坏或腐蚀迹象,如有必要,应立即更换传感器。
设置标准气体:将标准气体通过压力调节器送入分析仪,确保气压稳定,流速控制在适当范围内(如100-500ml/min)。
执行校准程序:
本底自动校正:通入空气,待数据稳定后,按仪器操作手册进入本底自动校正程序,完成后氧量显示应接近20.6%。
标气自动校正:通入标气,待数据稳定后,进入标气自动校正程序,将数据修正到与标准气值一致。
数据记录与分析:记录每次校准读数和对应的标准气体浓度,分析数据以确保仪器读数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。
调整与校正:若仪器读数超出可接受范围,需调整内部传感器偏移或增益,并重复校准程序直至读数符合规定误差范围。
校准验证:使用另一种标准气体或实际气体进行验证,确保校准后的仪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。
注意事项
标准气体质量:使用标准化的、质量可靠的标准气体是确保校准准确性的关键。
环境条件:校准过程中应保持环境条件稳定,如温度、湿度和压力。若环境条件变化较大,应记录并修正。
气路检查:进入仪器的所有气路管线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查漏,且每半年需进行一次系统查漏。
样品气控压:样品气进仪器压力不得大于0.05MPa,标气二次表输出压不得大于0.30MPa。
探头保护:气路进仪器前需经过物理过滤器(10μm),发现气阻现象时应检查过滤网。